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2020届就业报告:超7成留沪,留学意愿依然较强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直属、副部级高校,创建于1896年,现有徐汇、七宝、卢湾、长宁、闵行等校区。A类学科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日前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本科深造率67.5%,较2019届略减,但人数增加;

➤留学、去美国的人数,连续两年减少。

➤校本部留学率接近1/4,相较于其他高校,留学意愿依然较强。

➤去华为、腾讯、字节人数增加,去国家电网、上汽集团减少;

➤留沪就业71.9%,留上海3718人,连续增加;

➤选调生204人,较上届增加35人。
详情如下:
一、2020届就业

2020 年毕业生共 11588 人(不含港澳台及留学生)。
其中,全日制毕业生 10154人,
男女比 1.49:1。
上海生源17.15%、江苏生源10.79%。
下文针对全日制毕业生展开分析:
  • 校本部就业率为 97.62%,医学院就业率为 95.99%,

  • 非全日制毕业生均为定向生。


1、校本部毕业生共计7933人。
  • 本科生3132人,
  • 硕士3962人,
  • 博士839人。
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 95.08%、99.17%和 99.76%。
2、医学院共计2221人。
  • 本科生601人。
  • 硕士1042人。
  • 博士578人。
医学院本硕和博就业率分别为91.68%、97.50% 和97.75%。

3、本科生就业情况(本部+医学院)
境外留学较2018届、2019届持续2年略减。
国内升学较上届明显增加。
总深造人数增加,但本科总数增加,深造率略减。

二、深造情况
2020年毕业生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总计 3348 人.
  • 其中本科毕业生深造2519 人(国内升学 1719 人、出国(境)深造 800 人);
  • 硕士深造829 人(国内升学 669 人、出国(境)深造 160 人)。

1、国内升学
本硕国内升学2388 人。
  • 其中留在本校升学为主(2091 人,87.56%),
  • 其次流向 C9 高校(除本校)升学深造168 
除本校外,录取人数排名前三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是复旦大学(57 人)、清华大学(51 人)和北京大学(35 人)。

其中,上海交大保研约1085人,考研约408人。

  • 复旦保研35人。

  • 北大保研23人,考研4人。

  • 国科大保研12人,考研6人。

  • 中科大保研2人,考研4人。

  • 浙江大学保研3人,考研5人。

  • 同济大学保研1人。


2、境外留学
有 960 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
  • 其中硕士生 160人,
  • 本科生 800 人。
主要分布在美国(576 人)、英国(96 人)、中国香港(74 人)、新加坡(37 人)、瑞士(31 人)等国家(地区)。
其中去英国、新加坡、瑞士人数较上届明显增加,去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锐减,去香港略减。
本科生留学800人,较上届减少70人。
其中本部留学率24.8%,相较于其他高校留学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上海交大毕业生留学意愿居高不下。其中去美国明显减少,应是受签证政策影响。
其中,赴世界排名前 50 位国(境)外大学深造 477 人,占比 49.69%;
赴世界排名前 100 位国(境)外大学深造 692 人,占比 72.09%。
其中录取毕业生最多的前十所国(境)外高校:

3、本科生保研、考研
根据教务处《2020届推免名单公示》:
上海交大2020届本科生保研公示共1251人。
保研率33.5%。
考研率12.54%。
  • 其中87%保研本校,1085人

  • 保研外校166人,

去向如下:
👉保研北京大学23人,本部21人、医学部2人
👉保研清华大学34人。
👉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12人。
👉保研南京大学4人
👉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
👉保研中山大学2人。
👉保研中南大学2人。
👉保研国防科技大学1人。
另通过姓名、专业比对(不精准),保研复旦大学35人,浙江大学3人,人民大学3人,北师大1人,同济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


三、工作情况
2020届签约就业5648人,较上届5063人增加585人。
1、就业地点
东部地区为就业主战场。
其中主要流向了上海市,其余流向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和江苏省。
留沪就业4062人,人数比例,较2019届3718人、2018届3537人连续增长。
本硕博留上海人数均温和增长。
去北京增长77人,主要是硕士去京增长74人。
去广东358人,较上届311人增加,主要是硕士增加59人。
去江苏增加,去浙江略减。
不同生源地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如下:
2、就业行业
主要流向制造业、IT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合计占比达 57.72%。
  • 博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和制造业,合计占比达 77.69%
  • 硕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了IT业、制造业和金融业,合计占比达 61.33%
  • 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制造业、IT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合计占比达52.14%
3、就业单位
企业单位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占比达 66.09%,其中国有企业占比 19.07%,医疗卫生单位占比 16.89%。
  • 博士生单位流向以医疗卫生单位(38.26%)和高等教育单位(28.68%)为主,
  • 硕士生和本科生单位流向以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
4、重点单位
毕业生主要赴军工、电力电网、通信、汽车、智能装备制造、金融、医疗卫生、互联网、教育等重要行业领域就业。
其中,204 名同学被录用为选调生,赴全国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公共部门就业。

毕业生就业人数10 人及以上的重点单位74 家。
赴国防军工单位及部队就业 353 人。
5、求职
①求职信息渠道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求职信息渠道是“校园招聘宣讲会”,32.34%的本科生和 52.26%的研究生均反馈从中获取过专业相关就业信息。其次为“学校就业信息网”和“学校老师、同学、校友推荐”。此外,各类校外招聘网站和人际关系等社会渠道也为毕业生求职获取信息和参与求职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②求职投入与收获
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 20.12 份,获得 6.50 个面试机会,获得 2.31 份 offer,平均历时 2.65个月;
研究生平均投递简历 24.20 份,获得 9.79 个面试机会,获得 2.95 份 offer,平均历时 2.96 个月(见图 4-1)。
调查显示,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仅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位列全国高校第三。

2019~2020高考数据汇总
30省市投档分、位次、一分一段表
2019届本科深造率(就业详情)
关于👉博雅数据库
2020大学数据库
中国高校2021届保研率排行榜
上海交大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2018就业报告
上海交大2017届就业质量报告
上海交大2016毕业生去向报告
上海交大2020届保研、拟录取情况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2021届推免、拟录取总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